暑期安全·防溺水篇
别让“清凉”变“惊险”
高温天里,闷热感让人想找些清凉。但必须提醒的是:野外水域危险重重,千万不要去河流、池塘、水库等野外水域玩水!看似能解暑的水域,可能藏着看不见的危险。暑期本是放松时光,别让溺水风险打乱节奏——这些防溺知识,提前了解更安心。
01
识水域隐患,辨隐藏风险
1. 自然水域的“陷阱”:江河湖库的水温分层明显,表层温热、水下冰凉,突然入水易引发腿部抽筋;水底的淤泥会像“胶水”一样缠住脚,水草可能缠绕肢体,哪怕水性不错,也可能因发力受阻而慌乱。像松花江这类大型江河,水面看似平缓,水下却可能存在暗流和漩涡,水流力量远非人力能抗衡,即便熟悉水性也需格外警惕。
2. 看似“安全”的盲区:城郊的废弃矿坑水色清澈,却可能深达数米,且水温极低;小区附近的景观池、工地积水坑,边缘湿滑易打滑,落水后因位置偏僻,呼救可能难以及时被听到。
02
避危险源头,筑安全防线
1.坚决拒绝野外玩水:别因一时兴起就跳进河流、池塘等野外水域,哪怕只是“踩踩水”——岸边湿滑可能导致失足,浅水区也可能突然出现深沟,危险随时可能降临。
2. 选择正规场所:如果想游泳,优先去有救生员、配备救生设施的正规泳池,避开无安全保障的野外水域。
3. 保持“安全意识”:哪怕在泳池,也别独自长时间待在深水区;和朋友同行时,约定好互相留意状态,避免打闹到体力透支。
03
遇落水险情,学科学自救
1. 别慌!先尝试让身体漂浮:深吸一口气,放松身体,让头部后仰、口鼻露出水面,减少体力消耗。
2. 应对抽筋有办法:若小腿抽筋,尽量伸直腿部,用手抓住脚尖向身体方向拉,同时呼救;若手臂抽筋,可反复用力握拳再张开,缓解僵硬。
3. 利用身边物品:如果附近有树枝、塑料瓶、泡沫板等,立刻抓住作为漂浮支撑,为救援争取时间。

04
见他人遇险,懂合理施救
1. 优先呼救求助:看到有人落水,第一时间大声呼喊,吸引周围人的注意,让更多人参与救援,切勿独自承担风险。
2. 借助工具救援:快速寻找竹竿、长绳、救生圈等可延伸的物品,递给或抛给溺水者,让其抓住后再合力拉上岸,避免直接下水。
3. 牢记“不盲目”:若现场无他人、无工具,切勿冲动下水——保持冷静观察,持续呼救等待支援,比冒险施救更能避免悲剧扩大。
夏天的快乐有很多种:傍晚的晚风、冰爽的西瓜、安全的泳池时光……没必要用生命去试探野外水域的风险。远离野外江河湖库、废弃矿坑等非正规水域,把安全放在第一位,假期才能真正舒心又安心。
监制 | 展跃
主编 | 田晨 李易原 季艳福 孙艳 刘广逊 付天力 李翰林 钱成
责任编辑 | 江鑫雨 乔若轩 王佳麒
文字来源 | 文策创作部
图文排版 | 视觉设计部